第243章 第十三次相亲159-《M君的相亲小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实际上不是。人还是那个人,并没有比他在故地多生出一丝权威。

    只不过社会环境不是其原生的样子,随心所欲枉顾他人感受的人多起来,于是乎,这人也就从生怕给别人带来麻烦,恨不能见谁都一口一个对不起的小媳妇心态里,猛然间生出爱咋咋地的强梁心态。

    这就是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力量,很轻易地就能把一个人塑造成截然不同的样子。

    变化之大,甚至让其本人都觉得难以置信。就好比,秦末战争中,项羽率领的楚军最爱屠城。与其同出一源的刘邦的楚军就很少这么干。

    事实上,两只军队的士兵主力,以及决策层人士,大都是楚人。

    难道是爱杀人的楚人都投奔项羽,不喜欢杀人的都去效忠刘邦吗?

    这肯定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那为什么同样是楚人,在项羽的部队里,就是嗜杀如命的屠夫,在刘邦军中就是遵守约法三章的战士呢?

    不是人在变,而是大环境不同。

    人与其他哺乳动物最大的区别,就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。

    那些野兽,诸如:虎豹豺狼都是凶性不改的猛兽。哪怕被马戏团驯服多年,都难压制其吃人的欲望。

    而牛马羊等牲畜,就算凶性大发,也少有张嘴吃人的。有人见过羊吃小鸡,驴吃小猫的,却没人见过它们生吞活剥人的。

    人与这些动物不同,会在不同的情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。如果角色的社会地位相差悬殊,那么这个人前后看起来就不像同一个人。

    比如:

    纵横家苏秦的亲戚们。

    在苏秦落破时,他们地位比对方高,经济条件比对方优渥,是一副张牙舞爪,恨不能让其客死他乡的丑陋嘴脸。

    在苏秦发达时,他们不过是斗升小民,地位与对方判若云泥,就换成一副卑躬屈膝的哈巴狗嘴脸。

    再比如:

    韩信在落破时,是要钻人裤裆才能活下去的懦夫,发达后就是举世无双的国士,威风八面的大将军。

    当年不敢怒发冲冠与敌同死的耻辱,在吹捧者嘴里变成大丈夫能屈能伸的美德。

    韩信作为一个现实的人,有变化吗?

    其实,没有。只不过是他手握重兵后,需要下跪的人不再是街上的泼皮无赖,而是更有权势的刘邦。他仍然没有对敌拔剑,殊死一搏的勇气。
    第(2/3)页